宁海县柔石中学,是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的一所中学,地处宁海县城西隅,柔石故居旁,学校学习环境优雅,办学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。自1819年创办&濒诲辩耻辞;文昌书院&谤诲辩耻辞;开始,学校已经培养了宁海的无数杰出人士,辛亥名将童伯吹、现代作家柔石、国画大师潘天寿等均毕业于此。1997年10月经宁海县人民政府批准,为了纪念中国现代作家柔石烈士,更名为宁海柔石中学。
宁海县柔石中学,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,名人辈出,辛亥名将童伯吹、左联作家柔石、国画大师潘天寿均毕业于此,为县直属完全中学、浙江省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础级学校,地处浙江省宁海县城西隅,柔石故居旁。
学校占地面积50017平方米,建筑面积29516平方米。教育教学设施完备,师资力量雄厚,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7名,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5名,中级职称教师57名;宁波市骨干校长1名,宁海县名师1名、学科骨干4名。全校现有25个行政班,1060名在册学生。
学校桃李广植,先后培养初高中毕业生17600余名,直接向大中专院校输送优秀学生5960余名,为发展地方经济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建设人才,其中有钱俊华、钱久钧、袁玉英、周其刚、伍家福、刘建平等大批正副教授、高级工程师、高级经济师、高级技术人才,吕小平、张洁、王宏翔、陈明月、王建和等大批国外留学博士研究生;有全国劳动模范鲍作益、全国&濒诲辩耻辞;新长征突击手&谤诲辩耻辞;全国优秀共青团员陈惠勇、全国&濒诲辩耻辞;叁八&谤诲辩耻辞;红旗手、全国科技致富带头人陈冬娥等;还有大批在当地有相当影响力的乡镇公司家等。
学校桃李广植,先后培养初高中毕业生17600余名,直接向大中专院校输送优秀学生5960余名,为发展地方经济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建设人才,其中有钱俊华、钱久钧、袁玉英、周其刚、伍家福、刘建平等大批正副教授、高级工程师、高级经济师、高级技术人才,吕小平、张洁、王宏翔、陈明月、王建和等大批国外留学博士研究生;有全国劳动模范鲍作益、全国&濒诲辩耻辞;新长征突击手&谤诲辩耻辞;全国优秀共青团员陈惠勇、全国&濒诲辩耻辞;叁八&谤诲辩耻辞;红旗手、全国科技致富带头人陈冬娥等;还有大批在当地有相当影响力的乡镇公司家等。
学校被县政府和市教育局授予&濒诲辩耻辞;文明单位&谤诲辩耻辞;和&濒诲辩耻辞;示范性文明学校&谤诲辩耻辞;称号。1997年被评为全国&濒诲辩耻辞;群体先进单位&谤诲辩耻辞;。学校将继续奋发图强,争创一流。
宁海县柔石中学位于宁海跃龙街道西大街186号,地势高踞,古木葱茏。明代地理学家徐宏祖的《徐霞客游记》于此开笔,如今,学校大门西侧仍矗立&濒诲辩耻辞;徐霞客游记始发地&谤诲辩耻辞;纪念碑,以供后人瞻仰凭吊。自从清嘉庆二十四年(1819)本县绅士杨鹏栖创建&濒诲辩耻辞;文昌书院&谤诲辩耻辞;开始,这里便成了培养人才的摇篮,横跨叁个世纪,至今依然书声朗朗,可谓我县近代和现代教育的发祥之"地。该校前身是&濒诲辩耻辞;宁海县城关民办中学&谤诲辩耻辞;。1957年,为缓解宁海中学招生压力,由县工商联出面和主管,集资创办宁海城关民办业余初中班。当年9月,招收初中新生2个班,共计112名,教师3名,负责人崔佩华。1958年3月,学校定名&濒诲辩耻辞;宁海县城关民办中学&谤诲辩耻辞;,隶属城关镇人民政府。首任校长由城关镇镇长王语平兼,崔佩华继续任学校负责人。同年底,宁象两县合并,学校更名为&濒诲辩耻辞;象山县城关民办中学&谤诲辩耻辞;。